前两天,终于去电影院看了被安利了很久的电影《心灵奇旅》。
透过3D眼镜,我在主人公Joe的身上似乎旁观到了自己正在经历的生活。
Joe从小到大真正的梦想是弹钢琴,通过做爵士乐来谋生,但现实是,他好不容易才获得了一份教孩子们弹钢琴的工作,生活毫无新意。
每天往来闷热嘈杂的地铁车厢,拥挤而晃荡,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着疲惫和麻木。
斑马线上,绿灯亮起的那一刻,所有人像被射出的箭,从马路的一端冲向另一端。
我们很多人小时候也像Joe一样,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盼。
相信自己生来不凡,相信长大以后的世界一定会丰富多彩,拥有无限种可能。
实际上,长大以后的我们会常常感到沮丧和泄气。
像Joe求而不得的音乐梦,我们怀揣梦想四处碰壁,逐渐接受了自己只是普通人这个设定。
当Joe终于实现了和著名爵士乐传奇人物多茜娅一起登台演出的心愿时,他以为自己达到了人生巅峰,会有不一样的感觉。
然而他却一点也不开心,还是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铁车厢,目光呆滞。
直到多茜娅给他讲了水和海洋的故事,他才恍然大悟。
这也是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,它不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要认清自己是普通人。
而是提醒我们,尽管如此,我们也要用心生活,因为小人物的生命里也有“火花”。
这些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平凡而美好的“火花”,是比实现远大的梦想更重要且珍贵的体验。
如果你也时常自问或者被问“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?”
希望这些不一样视角下的答案能带给你一些启示。
夜幕降临,一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大叔,欢快地甩着胳膊,在马路上蹦蹦跳跳。
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快乐。
后来记者找到这位大叔,他笑着解释说:“那天没发工资,也没遇到什么开心的事情。
那天下了班我准备去吃饭,走着走着一边唱歌一边就蹦跶起来啦。”
原来,被网友拍到的那一幕,其实不是什么偶然,而是杨大叔生活的常态。
从小爱看越剧和云南山歌的他,时不时就爱哼唱这些歌曲。
虽然做木工的活很辛苦,但哼哼歌,心情就会愉快起来。
韩国有一部感动了300万观众的纪录片《牛铃之声》。
讲述的是三个衰老的生命,一对迟暮的农村老夫妇和与他们相伴三十多年的老黄牛,相互依偎和陪伴的故事。
当地有种说法:牛如果不干活,五年就死了。
于是,不管有多辛苦,老人每天都会牵着牛去地里干活。
日子久了,这三个年迈的生命似乎成了一个整体,老人守着老黄牛,老奶奶守着丈夫,老牛守着两位老人。
老人的子女不明白,病得越来越重的老人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劳作。
他们规劝老人卖掉那头“已经没什么用了”的老黄牛,却不曾注意到蜷在一旁的父亲眼神里的迷茫和困顿。
他们不明白,对于老人来说,那头老得走不动路的老黄牛、寂静得快要被人们遗忘的小山村、和妻子一起用自己的双手活着的生活才是他活着的意义啊。
博主阿福Thomas曾经做过一期街头采访。
凌晨三点,他带着摄像机去街头采访那些还不回家的人们。
有一次,他遇到一个坐在石墩子上的大叔,就上前与他交谈。
他问大叔为什么这么晚还不回家,大叔回答说自己是个建筑工人,白天的工作累了,第二天正好休息,所以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出来看看夜景,吃点东西。
当被问到最幸福的时候时,大叔给出了一个通透而简单的答案。
前段时间,人物有个关于#时间的力量#的话题演讲。
成名之后的李雪琴发表了她对这个话题的看法。
说到出名前后的不同,她是这样说的:
出名就像一场客人散去的聚会,还是得自己把客厅打扫干净,坐下来想一想,明天要做什么。
不管外界怎么评价她,她始终觉得自己是那个“来自铁岭的,即便去佛罗伦萨拍照,依然像是在铁岭拍照的李雪琴”。
就像是演出结束之后怅然若失的Joe,跨越某个自以为会与众不同的转折点,回到现实的世界里,还是一个普通人。
接受这一点,再继续前行。
上一篇:什么是幸福,最美的回答!
下一篇:哪个瞬间,你确定自己爱上了ta?